邛崃市老人赖吉昌创作完成《红军到崃山》曲谱。为了弘扬红军长征精神,推动红色旅游,昨日,邛崃市66岁的赖吉昌老人将他花费几十年时间收集、谱写的一本《红军到崃山》民歌联唱曲谱,送到了邛崃市委宣传部。他说,这一份特别的礼物是他一生最大的精神财富。长期收集红军民谣来到邛崃市汇源街赖吉昌老人家时,衣着朴素、清瘦矍铄的老人正坐在家门口,在春日的暖阳中弹琴。他的一双手虽然苍老,但依然灵活,节奏欢快的动听音乐和老人的男低音,引得路人不时驻足聆听。老人原是一名小学专职音乐
教师,已病休在家10多年了。早年他曾在天台、火井、南宝等革命老区学校教音乐。红军长征时的足迹和老区人们对红军的热爱,影响着当地一代又一代人,许多男女老少都会传唱红军民谣。但由于口传和年代久远,部分红军民谣失传,流传下来的同一首民谣也出现了不同版本。为什么不把这些民谣收集、整理起来呢?热爱音乐的老人在对崃山民谣产生浓厚兴趣的同时,也立下了收集、整理民谣的志向。他利用空闲时间,跋山涉水走访当地群众和民间艺人,收集了不少当地流传下来的红军民谣。创作《红军到崃山》整理这些残缺不全的民谣是件难事,因为许多部分需要重新创作。而创作不仅仅只是在原有民谣上加入新的音符,而是要将民谣串联起来形成整体,从中发掘和提炼民谣的魅力和精髓。虽然难度很大,但老人却甘之如饴。60岁那年,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赖吉昌开始创作《红军到崃山》曲谱,前前后后修改了不下10次。每一次修改,老人都认真对待,常常彻夜不眠弹琴吟唱,推敲每一个音符。每一首作品完成后,他总要请教许多音乐界人士。去年底,这部他一生最引以为荣的作品终得以完成。老人告诉记者,如今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能将这部充满崃山风味的曲谱搬上舞台,呈现给广大市民。为了实现这个梦想,目前,赖吉昌正积极奔走在许多商家和企业之间寻求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