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卡拉(土耳其)

安卡拉土耳其共和国首都,安卡拉省省会。在小亚细亚半岛上安纳托利亚高原的西北部,海拔900米,临萨卡里亚河支流安卡拉河。人口500万(2009年),年最高气温31℃,最低气温-4℃。安卡拉是土耳其第二大城。西方原称其为安哥拉,1930年土耳其政府更正为安卡拉。古城历史至少已有3,000年,从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到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都是重要的政治、军事或商业中心,1923年成为土耳其共和国首都。为仅次于伊斯坦布尔的全国第二大工业中心,有酿酒、面粉、榨糖、乳制品、水泥、毛纺、建筑材料、衣机等工厂。交通运输中心,有东西行的铁路干线通全国主要城市和港口,另有公路多条通向各方。航空港保持国内外的航空联系。存有古堡等遗迹,素有“土耳其的心脏”之称。安卡拉市是安卡拉地区的中心,这一地区有非常肥沃的麦田,在东北方分布着广阔的森林。安卡拉是土耳其的首都,但并不是第一大城市。所有外国使节官邸、土耳其著名专上学府、政府枢纽机关等均集中于此。但与伊斯坦布尔相比,旅游名胜相对少一些。安卡拉的旅游点多集中于Ulus区附近,只须步行,便可到达。安卡拉的夜生活很是丰富,除了常见的都市娱乐项目之外,旅游者可欣赏到土耳其国家交响乐团,以及歌剧、芭蕾舞剧等演出。这里演出的题材不仅包括取材于土耳其国内名著名作,而且还包括国外其他国家的经典之

安卡拉城堡

安卡拉城堡位于旧城中心。最早由由迦拉太人建筑,由罗马帝国最后建成。这一带是安卡拉最古老的地区,城墙内有很多土耳其古老建筑,现已经修复,并得到保护。城墙内街道很窄,路面由砖石铺就,徜徉其中,别有一番乐趣。城内一些大的建筑已改成传统的土耳其餐馆,服务员着奥斯曼传统服装,供应正宗的土耳其传统料理,此外登上向着城门的小山岗,可以看到有很多卖香料,辣椒,干果,核桃花生等干鲜果品以及所有食品材料的商店。还有地毯、刺绣、古董等商店。

阿塔图尔克陵墓

    塔图尔克陵墓是为纪念土耳其的国父阿塔图尔克在安卡拉市内一高地上所建的陵墓。陵墓建成于 1953 年,这一建筑融合了古代建筑和现代建筑的设计风格,至今仍是土耳其现代建筑的代表作之一。陵墓里有博物馆,展示阿塔图尔克的肖像、亲笔信和他本人使用过的各种物品。

蓝色清真寺

    蓝色清真寺位于圣索菲亚教堂对面,由Sultan Ahmet兴建,由于寺的内墙铺满了蓝色的砖块,故得名,寺外共有六座拜望塔,由于拜望塔的数量与圣城麦加的清真寺一样,惹起阿拉伯人的不满,认为麦加是伊斯兰教圣城之首,不能与蓝色清真寺相提并论,最后决定在圣城麦加的伊斯兰教寺前多建一座拜望塔,以示其超然的地位。寺内铺满了方地毯,部分内墙及窗子已经重新装修。

蓝色清真寺是回教世界最优秀的建筑师锡南(Sinan)的得意弟子Mehmet Aga的作品,也是伊斯坦布尔最重要的建筑之一。蓝色清真寺的美有四个观察点,第一是光线。穿过260个小窗的光线,溶入昏黄、呈圆型排列的玻璃灯光中,幻光明舞,像是个虚拟的空间。

雅密斯神殿

    雅密斯神殿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它位于从伊兹米尔南下至艾菲索的途中。雅密斯是艾菲索斯城的保护女神,罗马人称之为“月神”戴安娜。修尔卓考古博物馆收藏有雅密斯神像,女神服饰上布满动物和植物雕刻,最特别的是她胸前有众多排列整齐的乳房,象征着母亲对子民博爱的胸怀。雅密斯神殿最早建在艾菲索斯城中心,由于海水上涨迁往城外重建。传说神殿四周共有127根高耸圆柱,面积比雅典的帕特农神殿大四倍。数世纪以来,神殿遭敌人入侵而被摧毁,后来逐渐埋入沙土中。19世纪被人发现时,只寻得几根断柱。 现在的神殿,只剩下一根断柱和无数残破石头。雄伟变成眼前的一片荒芜,让人叹息不已。

伊斯坦布尔

    伊斯坦布尔是土耳其最大的城市,位于博斯普鲁斯海峡两岸,扼黑海出入门户,当欧亚交通要冲,战略地位重要。 

    伊斯坦布尔为历史名城,始建于公元前660年,当时希腊人在今“皇宫鼻”的地方依山筑城,取名拜占庭。公元324年,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大帝从罗马迁都于此,将其重修,改名君士坦丁堡,别称新罗马。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后,成为东罗马帝国首都。伊斯坦布尔是土耳其最大的工业运输、贸易和文化中心。全国50%的进口、15%的出口通过该市进行。该市的工业资本、工人人数以及产量均占全国的50%,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的51.5%。工业主要有纺织、食品、水泥、烟草、船舶修理等。附近耕地面积较少,但农业发达,作物主要有小麦、燕麦、大麦和甜菜。此外,渔业、畜牧业、园艺业也比较发达。 

    伊斯坦布尔是联系欧亚的枢纽,公路和铁路四通八达。1973年建成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大桥使该市欧亚两部分连在一起。1998年第二座海峡大桥落成。该市阿塔图尔克机场是土最大的国际机场,规模宏大,可起降各种大型喷气式飞机,现仍在扩建中。 

伊斯坦布尔多名胜古迹和伊斯兰教教寺院。最著名的有托普卡帕宫博物馆、道尔巴马赫切宫殿、苏丹阿赫迈特清真寺、阿亚索非亚博物馆等。大学有伊斯坦布尔大学、伊斯坦布尔技术大学、海峡大学以及其它高等院校。

欧亚大陆桥

    欧亚大陆桥一共是两座。1973年博斯普鲁斯海峡上建起第一座跨海公路大吊桥。桥长1560米,宽33米,桥身高出水面64米,跨越水面1074米,两端引桥分别为255米和231米。桥的两头各有一呈门字型的高达165米的桥塔,水中不设桥墩,整个桥身仅以两根粗达58厘米的钢索牵引,支撑整个桥面,同时并行六辆汽车,宛如一条长虹飞跨欧、亚大陆,很是壮观。1988年,土耳其又和日本合作,在博斯普鲁斯海峡上建起了第二座大桥,也是采用悬臂斜拉式,其规模和大小与第一座差不多,只是桥面加宽了,由原来的六车道改成了八车道。桥的东西两头分别各立一块牌子,分别写着“欢迎您到欧洲来”和“欢迎您到亚洲来”。这么看来伊斯坦布尔的居民分不清是属于亚洲人还是欧洲人。亚洲人眼里他们是欧洲人,欧洲人眼里他们是亚洲人。

圣索菲亚大教堂

    这是世界上唯一由神庙改建为教堂、并由教堂改为清真寺的圣索菲大清真寺。圣索菲亚大教堂是330年时由君士坦丁大帝修建的,6世纪时查士丁尼大帝把教堂改建成现在的模样。奥斯曼帝国时期,圣索菲亚教堂改建为清真寺,周围矗起四座高塔。 

    教堂主体为长形,内壁全用彩色大理石砖和五彩斑斓的马赛克镶嵌画装点铺砌,美丽程度比具有“世界上最美的教堂”之誉的威尼斯圣马克教堂毫不逊色。 

    站在教堂里,最强烈的感受是空旷,人在这里是那么的渺小。高不可攀的穹顶和气势恢弘的大理石柱子带给你一种强烈的震撼,从四周窗户透进来的自然光线给幽暗的教堂营造了迷幻的宗教气氛,仰头望着顶穹上方的圣母圣子像,宗教的感召力量那么的强烈。 

    别具风采的圆顶由两个半球形拱门支撑,这座雄伟堂皇的教堂是古代建筑的珍品,对于以后的建筑产生了重大影响。这座精美绝伦的建筑在世界享有盛名,17世纪时,有人仿效公元前腓尼基人昂蒂帕特提出的“七大奇迹”的说法,提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圣索菲亚教堂就是其中之一。 

从教堂内一侧的昏暗、狭窄的碎石铺就的通道蜿蜒而上,能到达环绕教堂内三面的两层长廊,让你能从不同的空间角度欣赏这座辉煌的大教堂。 

    一座建筑精品,它的细节一定是经得住审视的。在这里,你可以把目光聚焦在任何一处赞叹。 

    教堂外的净洗池显示着伊斯兰教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