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熙死后,因为储位问题还是没有明确的答案,由此必然引起了一阵混乱。
雍正即位后,他在《大义觉迷录》里是这样描述整个过程的:“十三日,皇考召朕于斋所。朕未至畅春园之先,皇考命诚亲王胤祉、淳亲王胤佑、阿其那(即八阿哥胤禩)、塞思黑(九阿哥胤禟)、胤礻我、公胤裪、怡亲王胤祥、原任理藩院尚书隆科多至御榻前,谕曰:‘皇四子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即皇帝位。’是时,惟恒亲王胤褀以冬至命往东陵行礼,未在京师。庄亲王胤禄、果亲王胤礼、贝勒胤禑、贝子胤祎,俱在寝宫外祗候。及朕驰至问安,皇考告以症候日增之故,朕含泪劝慰。其夜戌刻,龙驭上宾。朕哀恸号呼,实不欲生,隆科多乃述皇考遗诏。朕闻之惊恸,昏仆于地。诚亲王等向朕叩首,劝朕节哀。朕始强起办理大事。”
《清世宗实录》和《东华录》也记载了这一过程,和《大义觉迷录》里时间和过程的描述基本相同,只是在《清世宗实录》中,特别提到雍正曾经进康熙的寝宫问安,“进见五次”。考虑到《清世宗实录》和《东华录》修撰时间比《大义觉迷录》要晚很多,而《大义觉迷录》是雍正钦定,因此基本可以认定这两本书是以《大义觉迷录》作为范本的。
因此,对于《大义觉迷录》里雍正自述的这个版本,颇值得仔细研究一番。首先从时间上来看,据雍正自己说,是在他到达畅春园之前,康熙已经把那些成年的阿哥全部召集到寝宫,其中包括三阿哥胤祉、七阿哥胤佑、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礻我、十二阿哥胤裪、十三阿哥胤祥,加上步军统领兼理藩院尚书隆科多,这八个人是在康熙御塌之前的;而相对年轻的阿哥如十五阿哥胤禑、十六阿哥胤禄、十七阿哥胤礼和二十阿哥胤祎则是在寝宫外等候,他们并不知道里面发生的事情。
里面有一点很值得怀疑的,那就是雍正说在他还没有到达之前,康熙已经宣布谕旨:“皇四子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即皇帝位。”也就是说,在雍正到来之前,那些皇子已经知道皇位继承人的结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