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田:这时候,小白杨穿戴打扮上也洋气多了,脱去了红袄绿裤,穿上了城市小姐时兴的旗袍、背心,皮肤变得白嫩、细腻,每天蹦蹦跳跳地从学校大门里进进出出。有一次,她在小歌舞剧“葡萄仙子”里扮演小仙子,在舞台上翩翩起舞,飘然欲飞,真如腾云驾雾的仙女。从此以后,她深深爱上了文艺,成了学校文娱活动的小积极分子。她十分渴望就这样一年年读下去,从小学一直读到大学,可惜,家庭的变故,很快粉碎了她的这一梦想。
胡博士:先是哥哥杨成勋为了爱情而离家出走,自谋生路去了。大姐杨沫从温泉女中毕业以后,去香河县教书去了。她爸一看儿女都走了,自己也弃家出走了。在白杨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她妈又撒手西去。十一岁的小白杨,别说上学,连吃饭都保证不了,严酷的生活现实突然降临到她的面前。
老田:真是天无绝人之路。这时候传来了上海联华影业公司在北平设立第五厂、办演员养成所的消息,白杨让二姐带自己去报了名,后来又跑到考官面前表演了自己在学校里演过的“葡萄仙子”的一段舞,也就凭这个,她被录取了。白杨在演员养成所是年纪最小的学员,三个月的培训结束后,她参加了联华公司北平分厂在北平的第一部,也是惟一一部电影《故宫新怨》的拍摄。可惜这部片子拍完之后,联华公司就倒闭了,养成所一百多男女演员风飘云散。白杨还想继续上学读书,在她爸的一位老同事黄叔的帮助下,白杨到宣外大街的春明女中读初一。可惜念不多久,失业的黄叔也无力资助了,白杨不得不再次失学。这大概是1932年深秋时候的事吧。
胡博士:1932年12月的一天,白杨在街上闲逛,忽然遇到了养成所里的一个男同学,经他介绍,白杨知道北平有一个由无家可归的大学生组成的“苞莉芭”(俄文“斗争”一词的译音)剧社,为宣传抗日斗争,颂扬真善美,经常到戏院和学去演独幕话剧。白杨一听就乐了,想马上参加剧社,第二天就跑到宣武门头发胡同通顺公寓刘莉影处去报到。几天之后,她就参加了剧社在清华大学礼堂的演出,她和音乐家聂耳等一起演出了《战友》、《乱钟》、《sos》等四个独幕剧。一个星期后,白杨又随剧社去东单外交部街平大俄文商学院参加演出。就这样,白杨在北平的话剧舞台上很快成为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这个年仅十三四岁的北平小姑娘虽然还没有成为全国闻名的演艺名人,可她的艺术道路却由此起步,走向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