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兆和 (1901—1986)。著名中国画家、美术教育家。四川泸县人。曾任中央大学艺术科教员、上海美专素描教授、北平艺专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等。
老田:东起朝阳门南大街,西至朝阳门南小街的竹杆胡同,在明代的时候叫铸锅巷,到了清代叫成了竹杆胡同。我原先还以为这条胡同是以卖竹竿得的名呢,原来“竹杆”是从“铸锅”的谐音变化而来的。民国时期,画家蒋兆和先生于1942年创作的巨幅长卷《流民图》,就是猫在这条胡同34号院的一间屋里苦心创作出来的,这也是这条胡同的一件幸事吧。
胡博士:蒋兆和创作《流民图》的目的本是为了反映广大沦陷区灾民的悲惨景况,没想到这幅画的公展,却为他自己缔结了美好的丹青姻缘,为后人留下了一个爱情童话。
老田:那是1943年的10月29日,他的这幅高2米,长约26米的巨画在太庙(今劳动人民文化宫)展出。在众多的观众之中,有一位身体硬朗、身着蓝布长衫的年逾七甸的老者,他就是誉满京城的四大名医之首萧龙友先生。在他身旁有一位漂亮的年轻姑娘,那就是萧龙友的独生爱女萧琼。这萧琼也是一个丹青高手,1937年从北平艺专国画系毕业后,师从名家溥心畲、齐白石,画艺大有长进。
胡博士:这萧家父女俩对蒋先生的巨作是赞不绝口,越看越入神,有时竞忘了是身在展览大厅。深谙笔墨之道的萧琼,一边看,一边还认真揣摸画家的用笔技巧。在她心底深处,一种少女从未体验过的爱慕之情油然而生,脑海中不禁浮现出自己和这位有才气的年轻画家的一幕幕交往场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