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介:
国子监街东西向,形成于元朝初年,明时称“国子监孔庙”,清时称成贤街。民国以后称国子监。1965年称国子监街。文革时称红日北路九条。国子监街保存着较好的旧京街巷的风貌。因孔庙和国子监在此而得名。1984年定为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游玩景点:
牌楼:国子监街是北京仅存有牌楼的街道。街上有四座牌楼,东西街口各一座,额题“成贤街”,国子监附近左右各一座,额题“国子监”。国子监街上还有祀唐代大文学家韩愈的韩文公祠、始建于明代的火神庙、祀灶王爷的灶君庙。
国子监:建于元朝大德十年(公元1306年),是我国元、明、清三代国家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机构和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孔庙:始建于元大德六年(1302年),是元、明、清三代皇帝祭祀孔子的地方,内有进士碑林,共有石碑198座,上刻元、明、清三代进士5万余人的姓名,袁崇焕、曾国藩等人的名字均在其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附近其他胡同与景点:
胡同:成贤街、五道营胡同、车撵店胡同、方家胡同
景点:鼓楼、雍和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