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20日讯“2009年《旅游绿皮书》新闻发布会暨旅游发展研讨会”今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旅游绿皮书》的执行主编刘德谦教授就“国内旅游的意义和战略地位”等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2008年国内旅游发展不理想,它是增长的“平年”,是近五年里人数增长率最低、出游率增长最低的年份。刘德谦教授认为造成国内游增长减缓的主要原因是老百姓“没钱没时间”。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旅游绿皮书》执行主编刘德谦
中国网
杨楠摄影
四大原因迫使百姓勒紧钱包放弃出游
第一,可自由支配收入遇到制约。我们来看2009年发布的《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8年城乡居民收入增加了,有居民消费品的价格增长和食品的价格增长。假如我们比一比2007年,可以看出来无论是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都低于2007年,但是消费价格上涨高于2007年,食品上涨也高于2007年。这样一看,老百姓收入的增长放缓了,我们的支出加快了。
根据多少年来有关国内旅游的抽样调查可以看出,在中国国内旅游的旅游者中,是以中低收入居民为主体,尤其是中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的居民群体是国内旅游的主体。但是我们可以看看,老百姓的收入增长了,但是根据可参考的经济系数来看,我们已经超过了0.4,经济系数在居民收入分配中不平等分配的一部分,在2001年以后一直都是0.4以上。我们叫平均收入增长,实际它只是数字的平均,而不是收入量的平均。因此我们可以说,收入的增长很多都成为高收入者财富的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增长是低于平均值的,而他们又是国内旅游的主体。
第二,收入增长中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如果考虑到不同居民实际消费支出的差异,在平均收入的增长中,中低收入家庭的增长将有更大部分为物价上涨所冲小。我们的物价指数中的食品占有一定权重,我们设定的是30%到40%之间,显然低于恩格尔系数的实际情况。同时,食品中占的分量算少了,老百姓支出,尤其中低收入者的支出增加,再加上中等偏下收入和低收入家庭的食品支出总额又大于恩格尔系数,这样一看两个差额使得老百姓所说的平均收入增长就更低一些。
第三,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和地方增加社会保障做出了巨大努力,居民消费潜能本可以得到较多的释放,但是住房的价格使得老百姓的消费不得不对住房让步,因此自有支配用于旅游的支出就变得不那么自由。
第四,受2007年证券市场的影响,加之2007年底到2008年证券市场人对市场的极度乐观的估计,丹麦盛宝银行在2007年时对中国的悲观预测被我们的证券人士一概忽略,所以老百姓入市过后纷纷被套牢,手头宽裕的居民原来的出行也受到了影响。
假期缩短
成为游客出游限制
居民自由支配时间受到制约:五一假期的缩短,带薪休假制度并没有像预期那样得到强制贯彻,这两个原因迫使一些居民取消了原来准备的渡假计划。(文字据中国网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