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校消毒昨日,香港政府卫生部门工作人员正在一所学校内消毒。15日,香港再确认12宗甲型h1n1流感个案,包括6宗本地感染,全港累积病例突破100宗,达104宗。位于湾仔的邓肇坚维多利亚官立中学有学生感染甲型h1n1流感,将须全校停课。
疾控专家曾光称防控将从“国门”围堵逐步转向重点人群监控
本报讯中国应对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策略正在酝酿应势而变:从“国门”围堵,逐个确诊、治疗,逐步转变为常态的重点人群监控,追踪病毒变异情况,以及重症患者的救治。
昨天,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曾光教授在会议间隙接受媒体采访,称甲型h1n1流感病例正在我国快速增多,已经历了输入性病例、二代病例和传染源不明的本土病例三个阶段;随着全球疫情发展,在我国出现社区暴发和大量本土病例前,国家防控措施将提前、逐步调整为更长效、更经济的全人群监测防控,更关注本土社区、学校人群中的主流流感病毒监控,关注甲型h1n1病毒的变化和变异,以便应势启动相关的疫苗、药物、医疗救治储备,努力减少发病人数。
也就是说,若疫情大规模流行,卫生部门将不再确诊每一个甲型h1n1患者,只监测人群中普遍感染的流感病毒的变化情况,关注中小学生、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染疫情况;同时,随着病例大幅增加,轻症病例不需治疗,将在社区医生指导下居家自愈;医院将全力救治重症病例。
目前,我国应对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策略,依然是全民加密监测网络、及时发现、确诊、隔离、治疗每一个患者(感染者)。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当一个国家(地区)的确诊病例超过100例时,应考虑调整防控策略。曾光介绍,目前,已有多位专家提出建议,相关政府部门也正在积极评估疫情风险、酝酿新一轮防控举措。
曾光建议公众:若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流感样症状,不要直接前往医院就诊,应及时打电话向社区医生或疾控部门报告,由专业人员根据症状和接触(旅行)史等调查给出是否有必要去医院的建议,如有必要,可获得120急救转运帮助,以最大限度减低病毒传播风险,更有效利用现有的诊疗资源。
■全国疫情
内地新增11例甲流患者
卫生部昨晚通报,6月15日18时至6月16日18时,全国内地新增11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其中,北京报告3例,福建、四川、天津各报告2例,广西、广东各报告1例确诊病例。截至目前,我国内地共报告237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已治愈出院97例,140例在院接受治疗。新增患者中,四川新增的一例为二代病例,患者是美籍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目前,该患者已转入成都市传染病医院隔离治疗,病情稳定,其密切接触者13人已全部追踪到并实施了医学观察。
释疑1警告级别升至6级是否疫情加重?
警告级别不等于严重程度
记者:世卫组织在宣布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升至最高级6级同时,也强调疫情严重程度只是“中等”,如何理解这两个程度的界定?
曾光:现有的流感大流行预警级别和应急响应举措,都是此前针对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来设定的。
但目前看来,h1n1与h5n1有相当大的差别。新型的h1n1传播性非常强,且是反季节传播,目前在北半球国家的疫情依然快速增长,而进入秋季的南半球形势更为严峻;但与h5n1的高致病性和高致死率不同,h1n1至今表现温和,很多轻症病例可自愈,只是少数国家不同人群中,如有基础病的老人、孕妇或土著人群,逐渐出现重症、死亡病例增多趋势。
因此,世卫组织一直在强调,6级只是地域流行概念,但目前甲型h1n1流感的严重程度,可翻译为中等,也可译为温和、一般。但未来的全球疫情形势目前并不明朗。
共2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