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故宫:经典文化的建筑奇迹

 全国免费电话:400-610-8888  日期:2009-10-10 08:49:00 作者:
 付款方式:到我社付款 银行汇款  出处: 点击:

《编辑部的故事》和《海马歌舞厅》曾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家喻户晓的影视作品,虽然算不上万人空巷,但也都轰动一时。然而大多数人只知道这两部作品是出自王朔等一干人的手笔,却不知道,如今叱咤收藏界的马未都正是这一干人之一。当时他还是《青年文学》的编辑,同时经营一些名贵药材,这些多重身份所给他带来的丰厚收入,都为他日后从文学青年走向收藏大师打下了最初的基础。

初玩收藏时,马未都串街走巷,四处淘宝,那时他为了弄清历代陶瓷的基本特征,几乎天天泡在故宫博物院里。后来因为出现太频繁,每次又逗留的时间很久,他甚至被人怀疑过有盗窃动机。大概正是因为对故宫有着太深厚的感情,当提到“新北京十六景”时,马未都第一反应就是故宫。

中国古典美学原则的体现

“无论北京评选多少景,六个还是十六个,我认为第一个就是故宫。”在马未都看来,故宫不是单纯的北京一景,它所代表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国的皇家文化和典型的明清文化。基于中国历朝历代多战乱的因素,以前大规模的建筑群所保留到今天的很少,秦代的阿房宫,唐代的大明宫,宋代、元代的宫殿都没有留下来,留下来的只有明清时代的故宫。而对于皇帝都不喜欢延用上一个朝代宫殿的传统来说,清代没有毁掉故宫,在马未都看来也是永乐皇帝超人气魄和心胸的体现。

故宫的建筑面积非常大,超过世界著名几大宫殿的总和。坊间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数据,称故宫里的房间一共是9999间半,但据考证实际上是八千多间。故宫的格局则特别反应中国人的哲学思想,美学思想和建筑思想。比如在故宫各处都能体现出一个绝对对称的关系,这是中国古典美学的基本原则。在明代初年,这样宏伟的建筑群仅仅用了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实在是一个奇迹,“今天整个勘察一遍,拿个图纸画出来怕是也要用上几十年,打扫卫生没两年扫不干净。所以当时竟然用那么短的时间就把它建出来是一个奇迹。”

故宫对马未都有着很深的影响,甚至可以算是他非常崇拜的一个地方。“我年轻时去的时候不象现在人这么多,那天故宫的院长跟我说今年八月份一个月游客就有170多万人,这是非常庞大的数字。”但是他以前去的故宫跟现在有很多不同,那时侯去故宫的人都比较松散,第一没有旅游团,还没有旅游这个概念,去的时候人都是三三两两的,那时侯也没有人特别愿意去。八十年代的时候,他曾经去故宫拍过一些照片,一到下午4、5点钟就已经没人了。“故宫有人看跟没人看感觉是不一样的。尤其是你要赶上一点儿人都没有的时候,站在太和殿上往下看,那种感觉完全是不一样的,即便是偶尔有几个人走,那种时空感跟有很多旅游团的感觉也是完全不同的。”

那个时候他喜欢在故宫关门前赶去那里,为的就是人少。“在故宫赶上下雨也特别幸福,我赶上过大雨也赶上过小雨。雨特别大的时候,台阶上的螭首特别壮观,也就是常说的千龙吐水。蒙蒙细雨时也特别好,房顶上的水顺着房檐下来,那种景观非常漂亮。”马未都看来,故宫无论是从大地方小地方、什么时间什么角度去看,都各有各的美,而且一定要看一些犄角旮旯,看一些历史的痕迹。“我觉得没有任何理由不把故宫排在第一,没有任何地方可以与它竞争。”

皇家经典文化的传承

前不久马未都也刚刚去过一次故宫,那天偏巧赶上北京大雾。“我登上城楼的时候恰好可以透过大雾看见故宫,看不见其他的,平时我们一上高处视野里全是各种后建的建筑,那天的雾就特别恰到好处,把远处的景观全部遮掉,一点都没有,近景却都特别清晰,这种效果只有电脑能做出来,非常震撼。”

马未都在之前讲课的时候曾经说过,如果我们跻身世界强国之中,所依赖的一定是我们自己的文化,而不是别人的文化。从今天的整个社会布局来看,中华文化是一支非常强大的文化,而且可以独立生存。他觉得故宫作为北京的首景,是中国人民的精华,每一个中国人有机会的话都一定要去看一看故宫,体会一下六百年以来所形成的这种皇家经典文化。“只有你站在故宫,才会明白我们的过去有多辉煌。”但现在很多人最快用四十分钟就看完了,目的只是找个景拍几张照片,证明自己来过,南门进北门出或者北门进南门出,特别仓促的就出来了。“参观故宫的时候,应该把自己设身处地的往前推,将自己想象在1809年的位置上,而不要站在2009年这个点上去看,我经常站在所有的古迹上去想象当时是什么样子,这种感受很不同,所以我要是旅游团的导游,我一定会告诉游客现已经退回到六百年前了,让大家去感受当时社会的世界布局是什么样。”

马未都说,看故宫其实是要配着景山看,无论是先登景山还是后登景山,一定要登上景山去看一看,才能领略到不一样的感受。景山作为北京过去的至高点,尤其是内城的至高点,只有登上去才能体会到一览众山小。“我觉得景山做的非常巧妙,挖护城河的土堆成这座山形成一个屏障,尤其是在北方,一到冬天可以挡住一些西北风的风寒,从设计上讲非常好,从视觉上讲,它的起伏做的恰到好处,高度恰到好处。”

体验皇帝的顶级奢华生活

故宫对马未都影响之深可以从方方面面体现出来,尤其是在文化的信息量上,“大部分人去看故宫还是去看建筑,除此之外,我们还看文化展览,故宫的展览越做越好,比如陶瓷馆经过这次该修以后,做的非常的好,有机会一定要去看一下。故宫的百万收藏也非常成系统,我觉得有机会一定要看看它的专业展馆,这些展馆对我的影响是最大的。”过去马未都是带着问题去看,故宫对他来说是一个常开的学校,如果喜欢传统文化,这些知识在故宫都可以找到。“它不会主动的叫你去,你要主动地学习。”在故宫,我们看见的文物就是历史的,跟乾隆看见的一模一样的,没有区别。“所以我有时候在器物文化面前老想,当年乾隆看这件东西是什么感觉,他们为什么会形成这样一种文化概念。”

而说到文物,自然就要谈及对其的保护,马未都认为保护唯一的目的就是利用,必须最大限度的利用它,因为不论你的态度如何、如何保护,文物最终一定消亡,它要完成它的历史使命,我们就应该在它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发挥它的作用。而在修复的时候尽可能的保护它历史的原态,尽可能的不动用新的手段,用传统的东西,不用不可逆转的东西,比如化学方法。“这次修复我第一天就去了,有一阵是对外开放的,做的非常精致,所有的细节都做了,皇帝顶级奢华的那种生活状态表现的很极致。”

传统景点与新建筑的融合

在马未都看来,能够真正代表北京特色的景点应该是传统的,首先要显现出我们的文化,而不是别人的文化、西方的文化。作为“新北京十六景”,北京固有的一些传统建筑还是要保留,比如故宫、北海、颐和园天坛圆明园等,“那天我翻出去圆明园的照片,上面一个小平房写着圆明园管理处,当时我20岁,那时候圆明园管理处还是一座普通的小平房。当时我看到一个情景,有一个人拿锥子在那敲那汉白玉的白石,我问他你干嘛呢?他说掺大米里卖钱,这就是过去的破坏,当时随便拿没人管。”马未都还告诉我们,好多人面对圆明园都陷入了一个误区,认为圆明园是一个西洋建筑,实际上西洋建筑占得比重很轻,圆明园中主要是中式建筑,最重要的地方是苏州街,而不是大水法,苏州街都是木制结构,所以就彻底烧毁了,没有任何残迹,中国建筑跟西方建筑不一样,它没有残缺美,一旦烧毁就什么都没了。

而除了皇家园林,还有一些伴随着北京传统文化形成的文化区域,琉璃厂就是其中一条非常有特色的街道。由于这块风水宝地是仕人、举子、文人墨客、文化商人、梨园艺人聚居的地方,使得这里有着层次最为丰富的人文资源:典故、故事、人际等人文景观。所有这些,构成了中国人精神世界里“民族灵魂”的一部分。1982、1983年琉璃厂曾经复建过,整个一条街都是新修建的,西琉璃厂比较宽,东琉璃厂是弯的,比较窄,房子错落有致。“在各城建筑风格都在逐渐消失的时候,能够保留这种传统特色,是非常难得的。所以现在依然可以感受到那种文化氛围。”

“新北京十六景”不仅仅是要保留传统,更要突出其中的“新”字。马未都认为,从环境角度上讲,鸟巢、水立方作为地标性建筑,是通过现代媒体从现代的建筑理念的角度上的一个尝试,它既涵盖了“天圆地方”这种中国传统的概念,也融入了一些西方的建筑观念在其中,作为奥运场馆,在这个特殊的年代是功不可没的。

相关目的地: 国内 北京


[1]

   订购方式

联系方式:
公司购买:欢迎您到我公司直接购买,地铁可直达。浏览我公司位置
送票上门:订购后小红马及时配送、直接支付货款即可。
网上汇款:订购后银行汇款,免手续费。

  相关线路

��全国假日办发布《2009年国庆节中秋节假日旅游统计报告》
10-10
��把总书记的关怀化作强大动力
10-10
��邵琪伟做客央视财经频道 解读黄金周旅游
10-10
��翁虹――我心目中的新北京十六景
10-10
��节后游价格下降两三成 多数游客选错峰旅游
10-10
��靳羽西―我心目中的新北京十六景
10-10
��马未都―故宫:经典文化的建筑奇迹
10-10
��雪花啤酒勇闯天涯,挑战乔戈里
10-10
��世界上最大“在线动物园”开放
10-10
��爱尔兰基拉尼湖出现“水怪”(图)
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