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楼梦》自打一问世,就让好几百人埋头研究了二百多年,时至今日,“红学”已经成了一个挺有档次的词儿,谁要不知道金陵十二钗是谁,您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知识分子。有意思的是,《红楼梦》里的每个人物、每句话都被红学家们掰开了、揉碎了、琢磨透了,但偏偏这部旷世奇书的作者——曹雪芹成了“红楼”之外最大的一个谜团。
说起曹雪芹在北京留下的遗迹,想必会有人脱口而出——香山的曹雪芹故居、蒜市口的十七间半。您说的都没错,但是咱们今天的故事,要从“太虚幻境”说起。
留情地点之一:北京市朝阳区 朝阳门外神路街东岳庙
《红楼梦》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当中有这样一段描述,说贾宝玉“当下随了仙姑进入二层门内,至两边配殿,皆有匾额对联,一时看不尽许多,惟见几处写的是:‘痴情司’、‘结怨司’、‘朝啼司’、‘夜怨司’、‘春感司’、‘悲秋司’……宝玉喜不自胜,抬头看这司上的匾上,乃是‘薄命司’三字……”。 您不觉得曹雪芹对这“太虚幻境”的描述有点耳熟吗?我给您提个醒,朝阳门外神路街的东岳庙里,就跟这“太虚幻境”有几分相似。
这东岳庙里,供奉的是泰山神——东岳大帝。这东岳大帝到底都管什么呢?这么说吧,娶妻生子、柴米油盐、前世今生、善恶报应他都管。
您看周围这些格子间,就是泰山神手下的各部门办公室,统称七十六司,跟“太虚幻境”所描述的情景基本一样,只不过从名称上有些出入。“太虚幻境”里的门牌匾额,写的都是些风花雪月、儿女情长的词儿,比如什么“薄命”啊“悲秋”啊“痴情”啊,而东岳庙里都是些“送子司”、“索命司”、“速报司”等等。不是有句话说“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吗?毕竟老百姓不能像贾宝玉一样靠谈情说爱过日子,平日里求神仙也都是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所以我们总结出一个结论,东岳庙与“太虚幻境”相比,只不过是服务对象不同而已了。
除了太虚幻境之外,《红楼梦》第八十回还提到过东岳庙,但这时候已经不是借“太虚幻境”之名了。书中说贾宝玉随着两三个老嬷嬷到天齐庙烧香还愿,这“天齐庙”就是东岳庙在民间的叫法。明眼人可以看出来,曹雪芹经常会把自己经历的事情写进《红楼梦》里,只不过主角儿都换成了贾宝玉,所以有人说了,贾宝玉的原型就是曹雪芹自己。话说到这儿,又冒出一个争论的焦点:这曹雪芹是不是和贾宝玉长的一样的帅昵?
留情地点之二:北京市西城区北京第二实验小学 平郡王府
咱们从前看过不少关于曹雪芹的画像、雕塑,虽说看不出来有多帅吧,但至少还算是长的干净利索。但前一阵儿有人说了:“其实曹雪芹又矮又胖,还特黑。”估计好多女性红迷一听这话心都得碎了,不过这种言论还是有点可信度的,这话还得从新文化街的克勤郡王府说起。
西城区新文化街,原来叫石驸马大街,这儿有一座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就是我们要找的克勤郡王府,曹雪芹那会儿叫平郡王府。平郡王是什么角儿呢?这么说吧,他的老祖宗,就是《孝庄秘史》里的那位礼亲王代善。
当时的小平郡王福鹏,是曹雪芹的表哥。曹家被抄之后,曹雪芹一度住在平郡王府里。而刚才说曹雪芹长得又矮又胖又黑那位,据说就是平郡王的后代,所以这种言论还是有一点可信度的。不过女性朋友们也没必要为此而伤心,毕竟长得丑不是他的错,谁说知识分子都得长的跟潘安似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