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园里的丽桥倩影
北京保留下来的历代皇家园林很多,这些园子里水系纵横,丽桥倩影随处可见,成为今天游人驻足留影的好地方。最为著名的桥有:
颐和园的十七孔桥:如果你登上颐和园的佛香阁回头向南眺望,碧蓝的昆明湖上有一组特殊的景区似乎飘在水面上,把湖中心的蓬莱岛和东岸的廓如亭牵在一起的就是十七孔桥。那乳白色的桥身设计精巧、舒展大方,桥全长150米,宽8米。高高拱起的桥身下有十七个桥孔,中孔最大,两边依次渐小,桥南侧的孔券上方镌刻着“修炼凌波”四个字,北面拱券上方镌刻着“灵鼍偃月”四个字。桥柱上雕刻着544个神态各异的小石狮子,这些活灵活现的小狮子为后人留下许多动人的传说。
绣漪桥和御带桥:如果十七孔桥是颐和园里最长的桥,那么这两座桥就是颐和园里最高的两座桥了。它们都是用汉白玉精心砌筑而成。那高高的拱券飞架在蓝天碧水之间,让人平添无限的遐想,当年慈禧太后乘船去往玉泉山就是从这两座桥下通过的。如果说御带桥是一件巨大的艺术品,那昆明湖南端的绣漪桥就是艺术品里的珍品。因为桥北侧有京城水系的控水闸,它直接决定着护城河与皇宫里的用水量。现在京密引水渠的水道已经与昆明湖分道管理,控水闸移到了绣漪桥南侧,春天水清而浅时,仍可在桥北侧见到当年的旧闸口。
西堤六桥:在昆明湖上,有一道连接南北两岸的西堤,是乾隆年间仿杭州西湖的苏堤修筑的,堤上的六桥也是仿苏堤六桥建造的。六桥由北而南分别是界湖桥、豳风桥、御带桥、镜桥、练桥、柳桥。六桥建筑结构不同,风格迥异,界湖桥桥身平直,桥下三个方孔,御带桥为全石结构的高拱桥、豳风桥、镜桥、练桥和柳桥都是亭桥结合的亭桥。这一组亭、桥、堤结合的优美建筑,不仅丰富了昆明湖的景观层次,也为游人增添了一处好路线。西堤与西山的优美组合,给人以远无边际的深广之感。
北海公园的堆云积翠桥:坐落在北海公园白塔山下,为南北走向,该桥全长82米,宽7米,桥面微曲,桥下三孔券洞,桥上两侧有白玉石栏杆和48根望柱。桥两端各有一座四柱三间的木牌坊,坊宽14.1米,枋顶覆盖绿色琉璃瓦,枋额饰以鲜艳的和玺彩绘,北端的枋额上书有“堆云”,南端的枋额上有“积翠”二字,所以称为“堆云积翠桥”。两端的牌坊外侧各有两只石狮子,南端的石狮子面向团城,北端的狮子头正好面向永安寺正门,所以形成了—旬有趣的北京俗语:“永安寺的狮子——头冲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