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流汉江:在文明碎片间激荡

 全国免费电话:400-610-8888  日期:2009-07-14 09:01:01 作者:花瓣雨
 付款方式:到我社付款 银行汇款  出处:北京旅游网向您推荐 点击:

一、从三亿年前的石头上开漂
幺哥和郭峥仔细踏勘了一天后,最后把开漂点定在宁强城外。

这些日子,水起起落落,难以捉摸,原本希望在县城或以上江段热热闹闹起漂的计划落空。没办法,只有听老天爷的。野外探险,最重要的法则也许就是:谁为大?天为大。在大自然面前,只有保持勇气顺从,别无选择。多年野外生活,体会最深的莫过于此。

玉带河在县城又接纳了大支流“小河”以后,终于可以浮起一条船了。说起来,这条小河有点意思,是顺着我们来时的公路方向流来的,当时几个兄弟看到这条河找了好几拨当地人打听河名,问回来都一头雾水。晚上休息时找出详细地图看,原来它真的就叫“小河”,当地人说得很清楚嘛,是我们自己不会听人话。这也真是我见过的最奇怪的河名了。

非常好的起漂点,整块巨石下的一泓深潭,尽管骤雨初歇,江水仍绿到深处而发蓝。汉江真是一条不错的江啊。

祭祀的香烛鞭炮早准备好了,当地村民热情地回家去给我们找喝壮行酒的海碗了,大伙儿正在有条不紊忙活,给橡皮艇充气,整理物资,陆续上船。

天气很好,我的脑海里却是一片迷茫。八年前还是九年前,我和一个哥们花了两个多月时间走过一次汉江,也很模糊了。关于这条江,又是那时的感觉:一切都似乎伸手可及,眼前有的却只是一团团迷雾和一捧捧碎片。

几个有雅兴的人在开漂点发现了好几块古生物化石,有人看出那里面有三叶虫化石,找地质学家杨勇鉴定:这石头竟是二叠纪的,距今二亿九千万年。

那么,咱们用文艺腔夸张点说:我们就是――从三亿年前的石头上开漂。

二、飞翔的感觉

跃上浪头的时候,橡皮艇的前半部腾空弹起,眼皮底下的江水成了一口锅,这时的感觉是要飞,要飞过旋转的水锅锅底,这感觉只是瞬间,根本不容愣神,船尾又猛地一抬,船头飞冲向对面的锅沿,飞向另一个浪尖……有惊无险,飞翔的感觉愉悦得让人不由地大叫。

――这就是漂流的乐趣所在。

开漂的头两天,我们就初尝了这种滋味。

和长江、雅鲁藏布江那些高原大江不同,汉江开漂就有险滩。

高原发育的江河,在源头区域一般都有平缓的高原面,最初的漂流一般都是平水,拼的是体力,无休止划船。这样的好处是,可以使船上的队员有足够的时间适应水情,磨合队伍。江河漂流,同船人员配合的默契程度甚至比体力更重要。而汉江两山夹峙的地貌,决定了其最初的较大落差,险滩一个接一个。

险滩虽然都不大,但对于只训练了一个礼拜的我们,的确是一个考验。

首日就不断有人落水,大都是因为水感陌生而产生的技术性错误。幸好,我们开漂这段时间刚好在洪水退却之后,皆有惊无险。漂流艇也数次撞上礁石,但都无大碍。水流拐弯处的悬崖,是最不好对付的,舵手稍微偏点方向,众桨手稍微心一慌,这桨一乱,就撞上去了。

水上队长幺哥冯春这两天高度紧张,水要是再大点,就真难保不出事。即使就目前这水情而言,谁又能保证百分之百安全?水火无情,这水是不算大,但整死一个人,足够了。他亲身经历过身边的兄弟被长江的波涛吞没的惨痛,比我们更敏感。

他反反复复对我说,一点也大意不得,这水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没出事是大家素质还好,也是我们训练的结果,更是运气。长年的野外生活,使他更懂得生命是怎么回事。

头一天,基本上是每过一个大点的险滩,就停船总结,这叫做现漂现练。

大家适应得很快,到第二天过险滩的时候,基本就看不到躲浪头的条件反射了。

因为洪水刚退,第一天,遇到浅滩,橡皮艇就会搁浅,大家就要不断下水抬船。可是,说不准刚抬完船没走几百米,就又是一个必须认真对付的险滩。

走走停停,头两天还好,岸边基本有公路,幺哥和杨勇轮流上岸勘探指挥,一个个险滩都顺利通过。

9月22日开漂当日,据GPS测量,平均时速达到10公里以上。最高速度为13.8公里/小时,平水时只有3至4公里/小时,以这样的速度航行,每天可以航行50 公里左右。这比我们预计的要快很多。

第一天漂到铁锁关,第二天到胡家坝,再往下,岸边就没有公路了。漂流队首次没有接应,孤军下漂。

次日大清早,两船人继续下漂,接应队伍返回宁强再走来时的公路,下一个接应点只能在玉带河和沮水的汇合口一带的国道边了。

从图上作业看,这一段也就五六十公里,按前两天的速度,一天能够到达。但关键在于水情,如果平水多,那就够呛。如果险滩多,踏勘需要的时间多,也够呛。

吃完早饭就猛冲,过了12点一打听,已经出了宁强地界,进入勉县了。这快得有点出乎意料。奢侈一把,停船靠岸,找了个小店每人吃了一碗热乎乎的方便面。整个汉漂的水上生活,一般都是早晚能吃上热的,午饭就是在船上用压缩饼干之类的对付。要在中午停船靠岸做饭,时间上是不可想象的。

下午三四点,漂过了一座桥,眼前豁然开朗,才明白刚才看到右岸的一股清水确实是漾水汇了进来。拐弯,顺着宽阔起来的河谷再前进不到半小时,看见预定的接应点沮水了。对讲机却一直喊不到接应的队员。这里的手机信号很好,很快打通了,原来他们在宁强采访耗时很长,竟然还没有赶到。直嚷我们太神速了。

这一段,原计划五天,我们三天就漂过来了。

赶天黑,我们又漂了大约20公里,在勉县老城附近的一个人工水坝边的度假村宿营。

计划里的第一个硬骨头就这么轻而易举地过来了。晚上,躺在餐厅地板的睡袋里,我确实有一种空落落的感觉。

汉江源区就这么过来了,再往下,就进入了汉中盆地,那是“文化”得不得了的地方。次日,小庹带领众记者上岸重点采访,我在水上继续下漂。

我的好友广州《城市画报》记者曾翰在岸上采访,他后来说:“那晚,夜宿勉县老城一冷清度假村餐厅地板上,在此起彼伏的鼾声中入梦时,我还不知道咫尺之遥就是诸葛孔明安息之地――武侯墓。”当年六出祁山都无法完成北伐理想的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于五丈原后,据说就埋葬在现今勉县县城边上的武侯墓里。在武侯墓参天的古柏下,勉县博物馆的郭馆长像活电脑般,滔滔不绝地给我们详细描述了诸葛亮传奇辉煌的一生,其中最重要的时期就是在汉中,像定军山之战、木牛流马等等都是在这汉江两岸。

勉县,还有一处几乎不为人所知的古墓――张鲁之女张奇英墓。这座保留了上千年的古墓也流传下来了三国一小段传奇的历史。张鲁,算是三国时期一位另类的诸侯,他在汉中,川北地区用五斗米道建立了汉族历史上屈指可数的政教合一的政权,并维持了30多年之久。五斗米道是最早规模完善的道教,“鲁既至,行宽惠,以鬼道教。立义舍,置义米义肉其中,行者取之,量腹而已,不得过,过多云鬼离之。其市贾平亦然。犯法者三原而后行刑。”张鲁在取得政权后实行了一系列的国家制度试验,老百姓只要交五斗米皆可入教成为“同道中人”,称为“鬼卒”。他在全国设立许多“义舍”,所有教民都可以在义舍免费吃住,但食物不能带走;对于犯法的教民先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直到他第四次又犯时才用刑罚。这与千余年后,西方空想社会主义的某些政治实验有惊人的相似。张鲁之女张奇英在张鲁归降曹操后,仍留在汉中传教,当地老百姓为了纪念她还在她的墓旁修建了寺庙,至今每年庙会期间还保留着当年五斗米教的传统,设大锅大灶免费吃喝,钱粮均由教民自愿捐出。与其他舶来宗教相比,这发源于汉水流域的五斗米道似乎才算得上原汁原味。

有关汉文化的历史遗迹在汉中数不胜数,不过许多已经灰飞烟灭或破败荒芜。我想我们不应该是一个善忘的民族,也许这就是漂流汉江重要意义所在。

[1] [2]

  订购方式

联系方式:
公司购买:欢迎您到我公司直接购买,地铁可直达。浏览我公司位置
送票上门:订购后小红马及时配送、直接支付货款即可。
网上汇款:订购后银行汇款,免手续费。

  相关线路

��河南:“旅游立省”彰显风采 海内外客流源源而来
07-14
��安阳实施“引客入安”旅游系列工程
07-14
��中国旅游促销团在德国和意大利成功举办大型旅游宣传推广活动
07-14
��新疆着力保护游客安全 复苏旅游业
07-14
��

北京市四大火车站日客流量已经连续突破50万人次

">
07-14
��

河南:郑州加大旅游航线投放力度 增加364班次

">
07-14
��

东上重组方案敲定 航空业三足鼎立格局确立

">
07-14
��

拖杆不匹配难起飞 乘客通宵滞留90人获补偿

">
07-14
��

天下第一漂:猛洞河惊险漂流(组图)

">
07-14
��

乌鲁木齐机场因七・五事件进港旅客减少五成

">
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