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一年前,也就是1966年的4月2号,门头沟区斋堂镇东胡林村西边,几个民正刨地昵,无意中刨出了三具尸骨,还都没有棺材。专家鉴定之后,确认尸骨是两男一女。这到底是什么人,他们不会是被活埋的吧?
专家进一步研究后,没想到,这竟然成了中国考古史上的一个重大发现。这三位原来是生活在9000年前的古人类。碰巧在东胡林村发现,就给他们起名叫东胡林人了。
咱们简单回忆一下人类进化史:打从距今70万到50万年前在周121店地区出现了“北京人”以来,先后又发现了距今20万到10万年前的新洞人和距今2万到1万年前出现的山顶洞人,而再往后就是距今7000到4000年前出现的雪山文化遗址和上宅文化遗址。这回发现的东胡林人刚好弥补了距今10000到7000年之间这个断档,您说这发现是不是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人属于高级动物,但毕竟是人,谁愿意整天窝在山洞里边吃野花吃野果儿,来只死兔子什么的。从“北京人”开始就向往着能吃好的喝好的,等发展到了东胡林人,才得以实现这个梦想,他们终于下山了,学会了在平原上生活,他们又发明了很多捕食的工具。这物质生活提高了,精神生活就有需求了,懂得臭美了,还能够DIY制做项链手镯了,再配上虎皮裙,这不正是现在很多年轻人追求的返璞归真吗?都说时尚是轮回的,一不留神就轮到T9000年前。不过话说回来了,今时不比当日,现如今的野生动物越来越少,如果咱们只跟老祖宗学习穿皮草而没有环保意识的话,9000年后地球会是什么样子,我们就不敢想像了。
如愿以偿:侯忠墓
以前一说太监,咱们都从清朝末年往前倒着说,什么小德张、崔玉贵、李莲英。等说到安德海的时候,好像再往前就找不出什么行业精英来了,其实这完全是误会。清朝的太监,论地位、财富、权力、甚至是死后的墓地等级,都远不及明朝的太监。在明朝的历史上就有这么一位太监,老娘死了,皇帝赏了一笔丧葬费,你知道是多少吗?相当于现在的15万元人民币。是谁有这么大的面子呢?
明朝的太监堆儿里,能让皇上赏赐墓地的不过就那么几位:人称三宝太监的郑和,忠心耿耿的三朝元老太监田义,没想到在门头沟万佛堂这地界儿里也有一座敕赐太监墓地,墓主人叫侯忠。
他是明朝宣德皇帝的宠信太监,地位和级别,跟慈禧太后身边的太监大总管李莲英有一拼,极受上级领导的赏识。就连他老妈去世的时候,宣德皇帝还赏了他一大笔丧葬费,大概相当于现在的人民币15万元,外带盖了这座墓地,成了这对母子的合葬之地。按说,敕赐墓地里的随葬品那得是应有尽有,但没承想,前些年翻新土地的时候,发现他这墓里就这么几个白瓷罐子和几片铠甲,但这就是侯忠生前的最爱,而且对他来说还有着特殊的意义。
白瓷是门头沟辽代龙泉务窑的特产。辽代人对白色特别情有独钟,觉得这色最能表现他们的淳朴、粗犷、勇敢、豪放。只要是这个颜色的就行,器形、雕饰、外观什么样,从来不讲究,爱谁谁!
侯忠恰恰就喜欢这个。毕竟他是皇上身边的红人,什么宝贝没见过,肯定识货呗,所以就收藏了这件古董留着给自个儿当陪葬品,真是值大发了。
不过,这里边还隐藏着侯忠的另一个夙愿。您想啊,他毕竟是个太监,打进了宫就再没得过全身,只盼着自己来世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跟这白瓷罐似的,表里如一。但是,梦想终究是梦想,现在看来,这白瓷罐倒是重见天日进了博物馆了,他自己也只能长眠九泉之下了。
门头沟博物馆一直是免费参观,有兴趣的朋友您不妨去看看。交通非常方便,您要是坐车,在苹果园坐336或者370,河滩下了车就是。要是自己开车的朋友,那您就走莲石路,过了双峪环岛,一直奔北,按照路边的指示牌很容易就能找着。回头逛完博物馆,您还能有工夫再逛逛寺庙,您瞧瞧,门头沟一日游就这么出来了。在这儿,先预祝您玩得愉快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