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贵的满汉全席、精致的官府美食,还有那琳琅满目的市井佳肴,老北京的口福不浅。但那一碗热气腾腾的豆汁、乡土气息浓重的爆肚,总能让人念念不忘,时常勾起异乡游子的乡愁。在美食当中,更透着浓浓的京味文化风情。
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皇室贵族、官僚绅士、大户人家云集,加之北京作为一个五方杂处的大都市,来自全国各地和各个民族的人士聚居于此,他们也将各自的饮食文化带到了北京。近代以后,西洋饮食文化也在北京传播发展。这些不同地域、不同流派的饮食文化在北京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演化,最终形成了别具特色的京味饮食文化。
满汉全席”全称又叫“满汉燕翅烧烤全席”,是一种民族特色浓郁的巨型宴席,它既带有宫廷菜肴的特色,又展示了地方风味之精华,是中华菜系文化的瑰宝,堪称北京饮食文化乃至中国饮食文化之最。在满汉全席中,烧烤、火锅、涮锅等特殊风味满族菜点几乎是不可缺少的,而汉族烹调的扒、炸、炒、熘、烧等绝活更是样样俱全。最初在清朝宫廷盛行的“满汉全席”,满族饮食的特点十分明显。满族在入关以前,繁衍生息在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古朴自然的生活使他们的烹调方式并不十分讲究。平常宴会往往只是将大块的肉煮烂,与会者席地而坐,解下腰刀割肉进食,而主食则讲究米面点心。遇到举办祭祀仪式,则用整猪、整羊、整鸡、整鸭上席,这种借祭神而举行的宴饮,粗疏豪放,到清朝入关后,这种淳朴风俗依然被保留了。清代定都北京后,由于满汉杂处,相互间的饮食文化无形中进行了交流.特别是满族的达官显贵,在与汉族官员的相互交往中,吸收了汉族菜肴的制作方法和宴饮程式,并加以改造,于是在康熙五年逐渐形成了“满汉全席”的格局,并风行了多世纪。 清代的满汉全席分为宫内和宫外两种。宫内满汉全席只有皇帝、直系长辈皇族和宫内皇后妃嫔、皇族子弟、满洲贵族二品以上的汉官和皇帝的亲信才可以参加。宫内满汉全席又可分为招待与皇室联姻的蒙古亲族所设的蒙古亲藩宴,由皇帝钦点大学士、九卿中有功勋者参加的廷臣宴,祝贺清朝帝王寿诞的万寿宴,招待老臣的千叟宴,招待蒙古部落献贡使臣的九白宴,内廷按固定的年节时令而设的节令宴等。宫外满汉全席则是满族权臣主持科举考试和地方会议时,由地方官员招待他们的宴席,其规格和内容并不逊色于宫内满汉全席。满汉全席取材广泛,可谓登峰造极,具体包括“山八珍”、“陆八珍”、“海八珍”三种。“山八珍”是熊掌、猴头、罕达堪、飞龙、虎肾、麋鹿、人参、蕨菜等;“陆八珍”为哈士蟆、驼峰、猩唇、口蘑、凤爪蘑、果子狸、沙半鸡、松鸡等;海八珍”即鲨鱼翅、刺参、鲜贝、紫鲍、鲥鱼、乌鱼蛋、鳖肚、鱼皮等。菜式种类也非常多,通常满、汉菜式各占一半,有款,取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之数,含有天上地下无所不包之意。由于这其中不乏珍稀保护动物,所以今天的食客便再也无此口福了。除了丰富的菜式以外,各类花色点心的数量也很多,品种有道,像梅花包子、白面饽饽、什锦火烧等都在其列,粥食也有种之多,如大米粥、小米粥薏米粥、豇豆粥等。满汉全席选用的桌案、餐具,同样非常讲究,一般的餐具器皿都为金杯、银盘、牙筷等精品。而且在整个宴会过程中,即使是上完一百多种菜点,也不能从中撤走一碗一碟,只能像叠罗汉似的一层层码高放稳,最高的碗盆能高出桌面一尺半,鞋要让客人的筷子够到而不觉得费劲,的确可以称得上是一门融乎杂技般的手艺。除了菜式丰富、餐具讲究外,食用满汉全席的礼仪也极讲添场。入席时大小官员一律顶戴朝珠、身着公服就座。筵席的汹面、规模、等级、陪宴人员的职位、供应筵席用的烹饪原料溆果、酒的品种和数量等等,都有严格的规定。官府中举办满溆全席时,客人一到,先由侍者上来献上净面巾,再奉上香茶一碗。然后用四色进门点心和银丝面待客,进门点心有甜、咸漏种,并有干、稀之别。进门点心之后是三道茶,如清茶、香壕、炒米茶,此时客人可以边聊天边喝茶,顺手任选手碟中的瓜子果仁等食用,还可以下棋、吟诗作画等。等到酒席台子摆好,“四生果’’放在台面四周,“四京果也放在台面四周, “四看果”围在四边,在席面上形成了一幅相当华美的图案。这时就要奏乐、鸣炮、行礼恭迎宾客入席。宾主入席后,先由侍者剖开鲜果去皮献上,再献上四冷荤饮酒,再上四热荤。等宾主酒兴一起,再上大菜鱼翅,同时献上香巾擦汗。然后再上第二度菜肴,行酒令。再献香巾,上第三度、第四度菜。喝到酒酣耳热,再上第五度菜、饭、粥、汤等。等大家酒足饭饱,再用小银盘盛牙签儿、槟榔等供客人使用。最后,再上一遍“槟水”让客人洗脸,酒席遂告结束。 满汉全席,往往因人多气势大,菜肴丰美量大,一席往往要分早、中、晚三顿用完,有的甚至要两三天才能吃完。满汉全席虽然名满大江南北,但是宴会规格却不尽相同,通常的规格为件,也有件的,还有件的。满汉全席最初是在吸收满族面点和汉族菜肴的基础上形成的,清末民初,满汉全席中又汇入了蒙古族、回族、藏族风味的菜点食品,使之又获得了“五族共和宴”和“联盟宴”的称号。 目前,北京仿膳饭庄、颐和园听鹂馆饭店、大三元酒家等饭店可制作满汉全席,但已经作了一些简化和改进。仿膳的满汉全席有热菜道,凉菜道,外加果品点心等,分六次开宴用餐。其他地方也有经营满汉全席的,据报道在西安有一家酒店为了脱困,推出了价值万余元一桌的满汉全席,居然也有人光顾,但酒店并未因之脱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