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耳住珠朝街当“京漂”乐人

 全国免费电话:400-817-0066  日期:2008-06-12 11:41:04 作者:北京旅游网
 付款方式:到我社付款 银行汇款  出处:北京出版社 点击:

   聂耳 (1912—1935)。著名作曲家。国歌曲作者。原名守信。云南玉溪人,生于昆明。从20世纪20年代起即开始从事进步社会活动和音乐活动。

    老田:当年蔡锷将军被袁世凯软禁在北京期间,宣外珠朝街胡同里的云南会馆是他的常去之地,也许是因为有这个革命传统吧,云南会馆在此后的几十年中一直是革命青年的云集之地。在创建云南党组织的过程中,这里又成了一个最早的活动基地。1926年“三一八”惨案发生后,在惨案中牺牲的两位云南籍学生——师范大学的范士融和艺专的姚仲贤的纪念碑和骨灰就立在和埋在这个会馆的院中。到了1932年8月,这个会馆又迎来了一位云南籍的名人,他就是“中国人民的歌手、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音乐运动的奠基人聂耳同志”(夏衍语)。

    胡博士:在聂耳先生短短的二十四年的人生旅途中,能在北京度过近三个月的漂泊时光,这不仅是他人生的一大幸运,更是老北京城的一件幸运之事。他当时是从上海明月歌舞团职业艺术家的生活圈子中被“排挤”到北平来的。1932年8月11日他到了北平,就住在云南会馆的l号房间里。据当时住在2号房的陆万美同志回忆: 聂耳刚到北平的第三天,就用破木板制作了乐谱架,计划着每天拉小提琴的基本练习,但最初个把月实际根本不可能。他每天都被约出去活动,即使回到会馆里,也照样被拉着去瞎唱,开“草包”(云南土语“傻瓜”)大会,尽要他一个接一个地表演各种逗人笑破肚皮的节目。这样的生活,在聂耳,一方面自然是被迫的,为了要和大家搞好关系,同时为了对付特务马匡国等,这才制造假象,让他们发生错觉,只把自己当做一个“照样喜欢吃喝玩乐,吊二郎当的艺术家”。而另一方面他的内心深处真是很不满意这种“安闲、软化”的鬼混生活的,他多次提到“有许多紧要的工作要做”,能有点空隙就去读报,了解政治形势的发展,就抓紧时机坚持小提琴的基本练习。而且还想尽办法,克服经济上的困难,去找著名的小提琴教师托诺夫进修深造。他也用自我讽刺的口吻,批判当时的生活,说:“别人正提倡‘九一八’绝食,我们为闹肚子而绝食。”这些,充分说明了他作为一个革命青年,在这样混乱、污浊的环境里,仍然坚持着一个共青团员的先进思想。特别在后来连续遭受三次打击,他更表现出具有难能可贵的勇敢和毅力。

[1] [2] [3]

   订购方式

联系方式:
公司购买:欢迎您到我公司直接购买,地铁可直达。浏览我公司位置
送票上门:订购后小红马及时配送、直接支付货款即可。
网上汇款:订购后银行汇款财付通网上支付,免手续费。

   相关线路

·北京经典名胜 老北京胡同文化四晚五天游
05-29
·品味老北京胡同文化 游览特色街道 150元/人
06-11
·感受胡同生活,乘三轮车逛古老北京
04-21
·追循老北京的脚步 深度胡同游
06-12
·深入北京过去和今天,三轮车胡同自由行
04-21
·浏览传统的市井生活,参观古老的胡同自由行
04-19
·胡同游60-100元/人
04-15
·北京胡同文化
04-09
·老北京胡同—什刹海—四合院自由行一日游
04-03
·十大胡同-西城烟袋斜街
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