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紧抓住宋文化这个核心,重点做好水系工程、宋都风貌保护工程,我们力争把开封建成一座没有门票的宋文化主题公园、建设成全国一流的文化旅游精品。”8月16日下午,作为我省8个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中唯一的省辖市——开封市市委书记刘长春这样告诉记者。
作为我省8个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中唯一的省辖市,素有“七朝古都”之称的开封市发展文化产业的基础可谓得天独厚。尤其是北宋时期,“人口逾百万,货物集南北”,开封是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国际性的大都会。“宋文化”是开封市独有的文化资源。近年来,以“宋文化”为核心,开封市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今年1至7月份,接待游客达到1780多万人次,旅游总收入60.3亿元,比上年同期双双增长。
根据规划,开封市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以“打造全国知名的休闲文化旅游产业试验区”为目标,确立了“宋文化体验之都,古水韵休闲之城”的总体定位,在空间上形成“一城两镇”的产业格局。“一城”指开封宋都古城;“两镇”指朱仙镇与�阳镇,分别打造中国知名的木版年画产业基地和中国木制民族乐器的核心产业基地。
以科学的规划为引领,开封市以项目为抓手,全面推进试验区建设。
投资3.5亿元,长达1900米的水系二期工程建设已近尾声。一条清流南北蜿蜒宛若一条玉带,串起了龙亭湖、清明上河园、包公湖“三块碧玉”。古香古色的宋代建筑与树、花、石、径相依相偎,形成了一条北宋精品文化旅游长廊。长达14.4公里的开封古城墙保护和绿化景观工程已经完成5公里,投资15亿元的繁塔禹王台景区开发、大宋博物馆及城摞城展示馆、刘青霞故居整修等项目先后启动,刘长春说:“今年在文化产业和文化项目上的投资超过了20亿元。”
为了给文化产业发展更有力的支撑,开封市正在筹备成立开封市文化旅游集团、开封文化投资集团,加上此前已经存在的开封城建投资公司,总资金规模超过70亿。在大规模的投资当中,除了积极争取国家文物保护维修专项资金外,开封市还积极鼓励民间资本投入文化产业项目。为更好地利用资本市场整合开封文化旅游资源,增强开封文化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该市还在积极促成龙头企业“开封清明上河园股份有限公司”上市。
作为全省文化改革发展的先行者,开封市在试验区建设中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目前全市公益性文化单位已普遍施行全员聘任制,经营性文化单位已有7家完成改制工作;对各旅游景区,坚持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积极催生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经营实体和市场主体。闻名全国的清明上河园、包公祠、开封府、翰园碑林等景区均已改制为股份制企业,逐步向品牌化和精品化方向发展。